最新目录

活化湿法布敦岩沥青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及高低(3)

来源:湿法冶金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3-02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低温弯曲流变仪用来测定沥青胶结料的低温蠕变劲度,以评价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。若沥青材料劲度(Stiffness)太大,则呈现脆性,容易开裂破坏;而表征

低温弯曲流变仪用来测定沥青胶结料的低温蠕变劲度,以评价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。若沥青材料劲度(Stiffness)太大,则呈现脆性,容易开裂破坏;而表征劲度随时间的变化率m值(mvalue)越大,则意味着材料低温开裂的可能性降低[15]。

采用20%BRA 掺量的岩沥青改性沥青、70#基质沥青与SBS I-C 改性沥青作对比,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。

表2 不同种类沥青SHRP试验检测结果

表2(续)

通过分析20%BRA 掺量的岩沥青改性沥青、70#基质沥青与SBS I-C改性沥青在RTFOT老化前后的PG 等级达标情况,对上述不同沥青的SHRP试验PG分级汇总,结果如表3所示。

表3 不同种类沥青SHRP试验PG分级结果汇总

由表3 可以看出,从流变角度,20%BRA 的高低温性能及疲劳性能情况如下。

(1)与基质沥青的对比表明,在老化前和老化后,70#基质沥青PG 分级都是PG64-22,掺加20%岩沥青的BRA 改性沥青都是PG70-22,其老化前后的高温性能均比70#基质沥青提高了一个等级。

(2)与高聚物改性沥青的对比表明,对于SBS I-C改性沥青,其PG分级老化前是PG64-22,低于20%BRA 改性沥青的PG70-22 水平;老化后两者等级相同。试验结果印证了“活化”湿法岩沥青可提高沥青高温性能的特点,达到了强于基质沥青,等同于SBS I-C的预设目标。

(3)从PAV 老化后得到的疲劳数据可看出,岩沥青改性沥青为PG25,相较于基质沥青和SBS I-C 改性沥青的疲劳性能,分别降低了两个等级和一个等级,说明其易发生疲劳破坏,应格外注意其疲劳性能,使用时应配合混合料疲劳试验加以综合考虑。

4 结论

本文讨论了“活化”湿法岩沥青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及其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,主要结论如下。

(1)自研发的“活化”湿法加工工艺,采用破碎筛分装置,结合三重工序、多种破碎方式,经过“活化”、研磨过程,可使岩沥青更充分、均匀地分布在沥青中。

(2)通过对“活化”湿法岩沥青改性沥青的常规性能分析,得到随着岩沥青改性剂的加入,沥青软化点升高,但是黏度变大,综合比较推荐了改性剂的最佳掺量。

(3)由于岩沥青本身材料存在灰分的特点,延度不适用于评价其低温性能,因此选用SHRP试验的PG分级评价其高低温性能。

(4)通过流变性能试验,得到岩沥青改性沥青在老化前后PG分级均为PG70-22,高温性能均高于70#基质沥青的PG64-22;且高于SBS I-C 老化前的PG64-22。验证了“活化”湿法岩沥青可提高沥青高温性能的特点,强于基质沥青,达到或强于SBS I-C的预设目标。

(5)从疲劳因子方面分析,岩沥青改性沥青的疲劳等级比基质沥青和SBS I-C 改性沥青均有下降,说明应注意其耐久性。其总体使用性能还应结合混合料试验综合评价。

[1]钮英才,田苗苗,李亚非,等.湿法加工布敦岩沥青的工程应用[J].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,2019,6(6):82-85.

[2]李亚非,闫瑾,陈景.活化“湿法”加工布敦岩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[J].中外公路,2019,3(3):308-311.

[3]黄文通,徐国元.布敦岩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试验研究[J].华南理工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12,40(2):87-91.

[4]王晓燕,马士杰,王林.布敦岩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干湿法对比研究[J].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,2010(5):5-9.

[5]邹桂莲,周伟,廖宣锦.布敦岩沥青高温性能研究[J].公路,2010(3):126-129.

[6]孙辉,张林,崔行周.布敦岩沥青改性沥青及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[J].中外公路,2015,35(1):275-278.

[7]钟科,曹东伟,刘清泉.岩沥青改性沥青胶结料流变特性研究[J].公路交通科技,2007,24(7):15-19.

[8]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,广州优路美新型建材有限公司,重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,等.沥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剂第5部分:天然沥青:JT/T 860.5—2014[S].北京:人民交通出版社,2014.

[9]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.破碎筛分装置:中国,ZL 2019 2 0.1[P].2019-05-14.

[10]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.公路湿法岩沥青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指南:T/CHTS —2019[S].北京: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,2019.

[11]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.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:JTG F40—2004[S].北京:人民交通出版社,2004.

[12]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.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:JTG E20—2011[S].北京:人民交通出版社,2011.

[13]王立志,毕飞,赵品晖.聚合物改性沥青流变性能研究进展[J].山东建筑大学学报,2018(6):56-62.

文章来源:《湿法冶金》 网址: http://www.sfyjzz.cn/qikandaodu/2021/0302/420.html



上一篇:改性光催化剂湿法脱除气态单质汞
下一篇:高速铁路小型预制构件自动化施工技术研究

湿法冶金投稿 | 湿法冶金编辑部| 湿法冶金版面费 | 湿法冶金论文发表 | 湿法冶金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9 《湿法冶金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